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在9月份陆续开学,很多学生家长终于正式意识到一个现象:孩子课程表里的外语课数量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幅增加。其中,上海一些小学的课表里,每周的体育课要比外语课足足多出五节课,这让格外重视外语教育的上海家长们有些诧异。
其实,早在今年4月21日,教育部就已正式公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要求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该《课程标准》明确显示,从今年9月起,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会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10%-11%,而外语(6%-8%)和理化生、科学(8%-10%)的比例则低于体育与健身课,这意味着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正在成为仅次于语文和数学的第三大主科。(延伸阅读:《取代外语成第三主科!教育部“新课标”体育终上位》)
随着中小学秋季学期的开学,各地家长均在热议孩子的课程表变化,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南京等地的课程表变化尤为明显,“体育课取代英语课成为主科”的话题也成为当地家长竞相热议的焦点话题。显然,体育的重要性正在得到凸显,但在强化体育课重要性的同时,必须以压缩外语课为代价吗?
(资料图)
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地家长晒课程表:外语课比体育少5节合理吗?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这座城市历来都非常重视学校的外语教学质量。而在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很多小学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课表上外语课每周居然只剩下两节,而之前的课程表上最多时有八节外语课。与此同时,体育课每周却增至7节之多。
有家长就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孩子的课程表,以嘉定区实验小学(一年级)的课表为例,体育与健身课每周就多达7节,而外语课只有2节。还有家长晒出了福山外国语小学的课程表,虽然这是一所外国语小学,但今年也是严格按照上海的课程计划要求,一周只设置了2节英语课。
根据上海市教委此前公布的《上海小学2022年课程计划》显示,小学3~5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2门学科;外语在小学阶段不举行考试,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
相比于上海的小学一二年级还保留了两节英语课,江苏南京的一些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课表里的体育课数量明显增多了,但外语课却直接被取消了,一些高年级也只是发放了英语教材,开设外语口语课,供孩子学习口语。
南京的一位家长透露,在开学后自己在家长群询问老师为何课表里没有外语课,老师是如此回答的:“各位家长,按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2022版新的课程设置方案,一、二年级没有英语课。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在课表里取消英语课。目前下发的英语教材,有兴趣的孩子可以自行阅读、学习,学校也会在每周的社团活动时间,开设口语交流课,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9月7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随后北京市不少学生家长均表示,孩子所在的学校随即根据这一《办法》临时调整了课程表。根据该《办法》要求,北京市一至九年级的学生增加了体育课时,每天都要上1学时的体育与健康课,每学期至少安排室内课4学时,优先统筹使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不足的在学校两周机动时间安排。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一年级。一至二年级使用地方课程学时,以听说为主。初中阶段开设外语,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明确显示,北京市一至九年级的外语课时比例为8%,而体育与健康的课时占比为10.6%。对此,北京市教委表示,此次《办法》优化了课程设置,增加体育课程学时,旨在确保学生校内每天锻炼一小时。
按照我国现行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其中,国家全国课程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各地教育局(教委)也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推出本地的课程计划,而各学校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再制订本校的校本课程。
按照教育部4月份公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体育与健康”课要占总课时比例10%-11%,而外语则只能占据6%-8%。相比之下,北京、上海这些一线重视外语的一线城市将外语的课时比例已经设置为最高标准的8%。至于在中西部一些地区,本来外语教学资质条件就不齐备,如今在设计新课程表时,外语课则直接按照最低标准的6%来设置,至于体育课,虽然课时数量达标,但质量堪忧,缺乏专业体育老师,不时有孩子戴着口罩上体育课的照片流出。
国家倡导体育课设置六大类运动:短跑、球类、武术被广泛推广
在各地具体设置体育课内容时,教育部4月份公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具体列举了一些运动项目作为引导。比如“专项运动技能”版块就具体列举了六大类体育项目,分别是球类运动、田径、体操、水上或冰雪、中华传统体育、新兴体育,这六大类运动每一类又分为若干具体体育项目。
球类运动项目可分为同场对抗项目和隔网对抗项目,前者是双方在同一场地内进行的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如篮球、橄榄球等),后者是双方在各自区域内进行的无直接身体接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如排球、乒乓球等);也可分为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和个体性球类运动项目,前者是多人相互合作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如足球、手球等),后者是以个人为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如羽毛球、网球等);
田径类运动项目可分为跑(如短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等)、跳(如跳高、跳远等)、投掷(如推铅球、掷实心球、掷垒球等)三类;
体操类运动项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巧与器械体操(如支撑跳跃、技巧运动、低单杠运动等),另一类是艺术性体操(如韵律操、健美操等);
水上运动项目可分为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等,冰雪运动项目可分为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球等;
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武术类运动项目(如长拳、形意拳、八卦掌、中国式摔跤、太极拳、射箭、射弩等)和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如舞龙、舞狮、摇旱船、跳竹竿、赛龙舟、荡秋千、抢花炮、珍珠球、毽球、墩球等);
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生存探险类项目(如定向运动、野外生存、远足、登山、攀岩等)和时尚运动类项目(如花样跳绳、滑板、极限飞盘、跆拳道、独轮车、小轮车、飞镖等)。
纵观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各地晒出的课表可以发现,大多数学校的体育与健身课程主要还是围绕短跑(田径类运动)、足球、篮球(球类运动项目)、太极拳(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类项目)在开展。希望各地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尽可能多样化地设置体育课内容,引导中小学生广泛尝试各类体育运动,有利于我国青少年及早形成体育健身习惯,从而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