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微商日报>体育 >

当前时讯:中国足球,就是放弃版的二舅

来源: 凤凰网 | 时间: 2022-07-28 10:04:54 |

作者 贺晓龙


【资料图】

最近二舅特别火,这个视频的神奇之处在于,每个人对二舅的人生都有不同的解读,所谓“一万个人的心里有一万个不同的二舅”。

在我看来,二舅固然是一个苦难中的勇者,但他的人生并不值得拔高敬仰,他在残疾之后拒绝继续读书,成了他人生的拐点。不管他日后有多么坚强、多么豁达、多么富有责任感,他毕竟还是放弃了自己人生更好的可能性。

我有两个舅舅当过兵,二舅当兵复原后成为西安一家大型军工企业的干部,三舅复原后回老家务农。其实我三舅原本更有机会留在城里,他给一个军区司令做警卫员,曾经在上千人的大会上讲过话,“请大家稍等,首长马上就到。”三舅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因为他太喜欢读书了,在那个年代,读书对农民来说太奢侈了,并不被人认可。

为什么我三舅后来回了农村?一方面可能是他没有二舅那么精明,而且人过于本分,不善于争取人生机会,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在心理上并没有摆脱“咱本来就是一个农村孩子”的角色定位。

昨天是我50岁生日,活了50年,也总结了那么几条人生哲理。第一,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二,空虚是人生难以抵挡的病毒,空虚袭来,无孔不入,无从防范,可谓绝症,而人之所以空虚,大体是因为人掌控了自己不该有的物质或权力,有一种状态是可以避免空虚的,就是缺钱,缺钱的人永远不可能空虚。

我在杨侃上写文章,都是写足球,今天也不例外。前面之所以扯了一堆二舅三舅以及自己对人生的肤浅感悟,是因为昨天国足虽然赢了中国香港队,但场面实在乏善可陈,看这种比赛纯粹费电。

前面打韩国日本两场比赛就更不用说了,尤其第一场打韩国,基本就是在遛狗,我甚至搞不懂为什么主教练首发阵容里还要放几个前锋,莫非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别看我们一直龟缩在后面,其实我还是派出了攻击手的,我们有血性,大家千万不要误会。”

让我在东亚杯给这支球队找亮点,我实在找不到亮点,连骂都懒得骂了,所以文章开头没办法开,就只能拿二舅三舅的故事凑些字数。这方面我要向殳海学习,殳海自从三十多岁走了下坡路之后,写东西也喜欢凑字数,但人家凑得比我华丽,比如他写洛杉矶湖人队时,开头几百字都在描述洛杉矶的夜景。

当然,我前面绕的有关人生的故事,今天写国足时必须圆回来,在我看来,中国足球沦落至斯,是这个圈子的精神层面出了大问题,急需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精神扶贫”,精神扶贫的精髓就在于扶智扶志。

现在的中国足球,是真真正正的没人了,我在微博里做过比喻,“目前国足的现状,基本相当于中国男篮在用万圣伟与汤杰充当内外线核心”。以这支U23国足为例,被寄予厚望的中场大将戴伟浚,打得过于毛糙,只知道冲击,不懂得把控节奏,19岁就入选国家队的后卫朱辰杰,和过往贾秀全、范志毅、张恩华、李玮峰、冯潇霆这一代一代传承的中后卫相比,个人资质差了很多。

成熟一些的国脚也不怎么样,王刚频频在国家队打首发,但边后卫只靠身体只有速度远远不够呀,还得有起码的结合球能力,王刚长途奔袭起来,脚下的球就感觉并不属于他,有时候人追不上球,有时候球追不上人。甚至包括公认的业内翘楚张琳芃,边路传中的技术根本不扎实。

但中国足球也经历过不缺人的时候,职业化之前、甲A时代,有特点有能力的球员非常多,那个时候纸面实力挺强,关键时刻却总掉链子。世界杯亚洲两个名额的时候,国足总是第三,四个名额的时候,国足总是第五。而且经常输得匪夷所思,有时候输的对手匪夷所思,世预赛输给香港输给也门导致淘汰,有时候输球方式匪夷所思,89年六强赛有两场比赛一直领先、最后三分钟被逆转。

再好的局面,只要关乎世界杯出线,必然完蛋。号称史上最强国足的97国足主场对阵卡塔尔,只要赢球,就可占据出线主动权,一上去就1比0领先,随后很快连丢三球。

所有这一切甚至给人一种错觉,国足就是成心的,就是有意不想进世界杯。究竟该怎么解释这种失败?其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失败基因在起作用,就差最后一哆嗦的时候,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充斥着大脑:我也能进世界杯?

吐口秀演员何广智说过一句自嘲的话,“像我们这种吃尽了生活苦的人,是尝不了生活的甜的。”这句话真不是段子,人生是非常奇怪的,每个人都向往幸福,但如果一个人一直在吃苦,吃了半辈子的苦,当幸福触手可及时,他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逃避,是恐惧。人对未知的没有经历过的东西都会恐惧,哪怕是幸福。

视频里的二舅,为什么在残疾之后拒绝读书?很可能当时他潜意识认为残疾的自己不配读书,现实中的我三舅,机会那么好,为什么复员后回到农村?可能他最初对自己的人生设定就是回家务农,不愿改变轨迹,成了惯性。

说来说去,男足堕落的精神根源在于不自信,说难听点,就是输太多了,怂习惯了,关键时刻顶不上来。男足最怂的表现是什么?是好不容易杀进一次世界杯,结果一堆业内人士说是因为签抽得好,运气好。这不是谦虚,这就是怂。女足年初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夺得亚洲杯,没有一个人说“我们是侥幸”。而男足当年10强赛提前出线时打出了6胜1平的碾压表现,足球圈自己居然认为不全是靠实力,等于向全世界承认,“我们不配世界杯”。

按照男足的逻辑,洛杉矶奥运会李宁夺取三枚金牌、许海峰夺得奥运首金时,他们都应该气短三分地表态,“主要是苏联没参加”。体操和射击如果也这么怂,就不会有王牌运动队的传承。

中国国足干得最丢人的一件事是,97十强赛倒数第二轮打沙特时,明明获胜还有理论上的出线希望,自己先给自己判了死刑。结果和沙特打平后发现伊朗真的输球了,那个后悔莫及呀,后来把责任推到足协身上,说足协领导指示,不能输,要注意影响。

领导指示你不能输,并没有指示你不能赢,更何况,运动员如果在场上拿出求胜的信念,领导是拦不住的。我就不相信国足攻得兴起时,王俊生会在场下大喊,“别TM想着赢”。而且大家发现没有?领导指示不能输保证平局时,其实和争胜并不冲突,但我们的教练球员居然就会把保证平局和争取胜利两个概念对立起来。家长让孩子至少保证二本,这名孩子就放弃冲击一本的机会,心理该有多扭曲?

中国男足是一个习惯放弃的圈子,这种放弃充斥在方方面面。首先缺少担当,面对失败从不自我反省,总是推卸责任,就比如97年那次战略性失误,他们把责任全部推到足协身上,

其实那百分百是教练和球员的锅;再比如,打不过阿曼打不过叙利亚时说,因为中国足球人口少,联赛职业化不彻底,都能把阿曼叙利亚说懵了。还比如,埋怨俱乐部投资人和管理人员不懂足球,但专业人士不是没有把控过俱乐部,李铁在武汉曾一言九鼎,李明长期担任国安总经理,于根伟在天津拿过事,李金羽担任过俱乐部老总,马明宇、姚夏、魏群都在四川拉起过球队,你们有没有建立过与众不同的管理模式?你们这些内行在管理层有没有做出让人刮目相看的业绩?并没有!

一个习惯放弃的人,一个习惯放弃的行业,最大的恶习是不思进取。本土教练执教理念与国际足球严重脱节,有一种反智的解释是,中国足球是小学一年级水平,只能用一年级教材。你家孩子小学一年级用一年级教材,但二年级三年级的教材早晚肯定要学吧,你总不能让孩子一辈子读一年级教材吧?

但中国足球几十年了,一直抱着一年级教材在教孩子,语文课时,“啊喔哦,咦屋吁,啵泼莫佛,得特讷勒”,数学课时,“一九得九,二九一十八,三九二十七”,英语课时,“what"s that? that"s a bag”。为什么不读二年级?因为老师也不会二年级。

我有很多各行各业的朋友,几乎所有人都想不通一个问题,金元足球10年,应该是中国足球专业能力大提升的10年,因为任何领域如果有大量资金进来,新人会成批往进来钻,老人会刻苦钻研业务以保证行业地位。中国足球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一个人当拥有了不配拥有的财富、权力且自己无法合理掌控时,这个人就会变得空虚浅薄。

流量明星挣那么多钱,却演技差,唱功差,因为他们是靠流量挣钱,不是靠实力挣钱,他们不在乎实力。中国足球圈也差不多,前些年足球圈热钱太多,教练的主要收入根本不是年薪,国家队输得再惨,球员回来也闭着眼挣大钱,他们怎么可能挖空心思抓业务呢?

我前面说过,人一旦缺钱了,就绝对不会空虚,而且烦恼也少了很多,唯一的烦恼就是缺钱,什么外界的肯定、社会的认同,那都不重要。现在中国球员年薪成倍萎缩,还经常欠着,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大家不那么浮躁了,足球圈的人也变得谦虚温和起来,以前挨骂的时候,经常有人牛逼哄哄地还嘴,现在发一条讨薪微博,明明自己占着理呢,都不敢开评论。

只有一个人不仅敢开评论,还经常更新,他是谢晖,看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还是要堂堂正正,走正道。

标签: 中国足球